栏目导航
  战争概览(2572)
  战争简介(0)
  战争背景(1990)
  军事对比(582)
  战争历程(0)
  第一阶段(0)
  第二阶段(0)
  第三阶段(0)
  重要战役(179)
  平壤之战(8)
  黄海海战(57)
  旅顺口之战(54)
  威海卫之战(24)
  辽东之战(36)
  甲午人物(3940)
  邓世昌(309)
  李鸿章(2922)
  明治天皇(122)
  伊藤博文(384)
  左宝贵(64)
  丁汝昌(109)
  刘步蟾(30)
  历史研究(1806)
  图书专著(66)
  期刊论文(629)
  会议论文(61)
  学位论文(83)
  报纸文献(967)
  史料集锦(61)
  珍贵图片(7)
  影像资料(54)
  报纸文献(0)
"中国的报纸不讲真话"看百年前李鸿章如何答美国记者问
作者:Carl·Pattinson  年份:2010-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1896年8月28日,大清帝国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离开在欧洲考察访问的最后一站英国后,抵达美国纽约,开始对美国进行访问.李鸿章在美国受到了美国总统克利夫兰的接见,并和美国一些要员及群众见面.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礼遇".当地时间9月2日上午9时许,李鸿章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糊裱匠"李鸿章
作者:王雨佳  年份:2010-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李鸿章 “外交” 讨价还价 政府官员 经营困境 官督商办 史料价值 企业 
描述:史料价值。
100年前,中国与世界的倾心交往——1896年《纽约时报》采访李鸿章实录
作者:美国记者 李鸿章  年份:2001-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纽约时报 李鸿章 美国移民 直隶总督 中国与世界 北洋大臣 当地时间 采访 劳动力 排华法 
描述:日《纽约时报》对这次采
109岁的李鸿章祠堂该大修了
作者:暂无 年份:2010-08-0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109岁的李鸿章祠堂该大修了
11位“李中堂”个个很得味李鸿章扮演者“海选”昨举行4人突围入选
作者:暂无 年份:2012-09-0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11位“李中堂”个个很得味李鸿章扮演者“海选”昨举行4人突围入选
1870-1896年李鸿章对日、俄政策演变及得失
作者:韩鹏  年份:2012-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李鸿章 对日 俄外交 《天津条约》 《中俄密约》 历史影响 
描述:深远的影响。本文分五个部分重点论述了李鸿章在对日、俄外交中的政策及演变的过程。通过论述李鸿章对中、日、俄外交关系的处理,分析他在日、俄外交方面的得失。第一部分,对日外交是李鸿章第一次正式的外交活动,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李鸿章为什么关注日本,进而希望和日本联合的问题,最后通过《中日修好条约》确立了同日本的外交联合。第二、三部分,主要论述了李鸿章对日本政策的演变及失败以及联俄政策的确立。李鸿章同日本的外交,经历了由最初的积极联合到后来的消极应付,再到最后的尽力遏制日本对华的侵略,并随着中日《天津条约》的签订而终结。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对清政府的威胁日益加剧,李鸿章开始寻求外部势力遏制日本在华的进一步侵略,俄国在这个时期的适时表现坚定了李鸿章联俄的信心,《中俄密约》的签订标志着中俄联合的确立。第四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李鸿章联俄政策的发展及失败。由于俄国的外交欺骗,再加上李鸿章自身能力的不足,最后签订的《中俄密约》无疑是加强了俄国在东北的侵略,而清政府除了丧失主权什么也没有得到。第五部分,主要阐述李鸿章在同日、俄外交中的得失特别强调了在这两次外交联合中失败是主要的结果。通过失败揭示出李鸿章作为一个地主阶级的“儒生”在对外交往中的局限性,反映了封建的政治制度是不可能和更先进的资本主义相抗衡的。通过这两次外交活动看到李鸿章外交活动失败的本质,从而使我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和经验。总之,李鸿章在同日、俄的外交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维护了清政府的某些利益。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李鸿章对日、俄的外交政策最后都不可救药的失败了,这种失败严重地影响了晚清的政局,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他的功过是非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和反思的。
1874年中日《北京专条》之再认识
作者:袁成毅  年份:1998-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北京专条》 清政府 日本 琉球人 总理衙门 台湾东部 琉球难民 宗藩关系 中国领土 李鸿章 
描述:1874年中日《北京专条》之再认识
1886年李鸿章、拉德仁天津会谈与中、俄朝鲜政策
作者:陈开科  年份:2012-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李鸿章 拉德仁 天津会谈 朝鲜政策 
描述:件",挑战中朝宗藩关系体制。为了解燃眉之急,也为了长远协调中、俄朝鲜政策,1886年9月,李鸿章邀请俄国驻华代办拉德仁至天津进行了五次会谈,最后双方达成了具有实效的口头"君子协定",不但杜绝了"韩俄密约"、迫使英国退出了"巨文岛",且双方都承诺"不占朝鲜领土"、(有条件地)"不改变朝鲜现状",中、俄两国从战略上建构和协调了彼此的朝鲜政策,对维持甲午战前东北亚局势的相对稳定起了一定作用。
1894,悲情李鸿章
作者:祝勇  年份:2013-05-2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1894,悲情李鸿章
1896年《纽约时报》评李鸿章:活生生的孔夫子
作者:暂无 年份:2012-07-0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1896年《纽约时报》评李鸿章:活生生的孔夫子